公車改革“動刀” 或指排量控制
公車改革,箭在弦上!
在北京市出臺“限堵規定”的同時,號稱“史上最嚴厲”的公車改革政策也在悄然醞釀。據中央紀委有關領導在國務院新聞辦例行發布會上透露,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最近要出臺有關公車配備使用的新規定,嚴格控制省部級干部公車配備的標準排氣量和購置稅,對黨政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的公務用車的編制也比過去嚴格了。
記者通過采訪某汽車行業主管部門領導獨家獲悉,此番公車改革新規主要對公務用車排氣量標準進行了適當下調,在總價標準不變的情況下,對相應級別的公車配備排氣量標準下調0.5,即省部級干部配備公車由過去的3.0L排量下調至2.5L。同時,各地黨政機關、直屬事業單位的公務用車編制也將嚴格控制或縮減。
此外,公車改革對于一汽奧迪、一汽豐田、華晨寶馬等公車采購大戶的產品策略將產生深遠的影響。相關企業在接受本報特約記者采訪時表示,將密切關注公車改革的相關進展和規定,但暫時并不會對企業的產品規劃進針對性的調整。
“公車改革已經醞釀了數年,無論是車輛配置標準還是總量控制都已經到了改革的時候了,尤其是不能任憑公車數量快速地增長,這將加劇包括擁堵、特權車橫行等一系列社會問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小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公車改革首上政治局
據了解,本次公車改革的源頭源自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去年12月28日召開的一次會議,聽取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2010年工作匯報,分析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形勢,研究部署2011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其中,公務用車問題專項治理成為了中紀委工作匯報中的主要內容。
去年12月29日,中紀委常委、秘書長吳玉良在國務院新聞辦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公車問題將成為2011年中央紀委監察部作為首項清理的重點工作,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最近出臺有關公車配備使用的新規定,這個規定將會比過往更加嚴格。在這輪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公務車改革下,公車配備標準以及公車的總數量都會下降。
“公車治理列入政治局會議,這是在過去從來沒有過的,可見公車配置超標、公車私用、數量過多等引發諸多社會問題并涉及腐敗的非正常現象已經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視,”一位長期關注公車改革的業內資深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事實上,在2009年“兩會”期間,民革中央曾提交《如何破解公車改革之困局》的提案。提案內容包括“建立剛性財政預算約束的公車管理體系”、“電子監控公務用車”、“公務用車社會化和公車保養社會公開招標”、“強化政策執行和監督環節”四大措施,建議嚴格控制公車購置數量,限制購置公車的金額、型號或馬力,對公車行駛里程、油耗、維修保養費用等項目實行“軟監管”,對未經授權私用公車的行為進行嚴懲等。
據了解,公車費用過高、公車私用現象嚴重、超編超標用車、使用效率低等問題已經讓公車改革到了非改不可的階段。而民革中央當時的提案也引起了中央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也為本次公車改革風暴埋下了伏筆。
相關細則“史上最嚴厲”
在獲悉中央即將推行公車改革的消息后,記者第一時間致電中共中央辦公廳有關部門咨詢公車改革的時間表和相關細節,但被告知目前中辦暫時并未參與這方面的工作,黨政機關汽車配備和使用管理規定改革方案通過后才通過中辦印發。記者隨即又致電國管局相關工作人員,亦收到了“相關政策并未公布,并沒有太多細節可以透露”的答復。
吳玉良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省部級干部公車配備的標準排氣量和購置稅都比過去嚴格了,對黨政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的公務用車的編制也比過去嚴格了。”但同樣沒有對公車改革工作推進時間表和操作細節做具體的描述。
記者幾經輾轉通過采訪某汽車行業主管部門領導獨家了解到,本輪公車改革將把主要工作放在降低公車配備標準和總量控制上?!氨热邕^去省部級是配備45萬以下,排量3.0升以下的轎車,省部級副職配備35萬以下,排量3.0升以下的轎車,而本次公車改革為了響應和配合國家節能減排的號召,將把上述標準降低至排量2.5升以下,但是否對總價進行限制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消息,”該部門領導對記者表示。
記者了解到,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的繁榮和各大企業競爭得更加充分,每年汽車價格都在以5%-10%的幅度逐年下降,如果不對公車配備標準的總價進行調整,實際上還是間接提高了相應級別公務用車的使用標準,并未達到公車改革中所提及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目的。
北京治堵調控公車數量
歲末年初,北京市治堵新政和公車改革即將啟動成為了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的兩大舉措。而在北京市出臺《緩解交通擁堵的綜合措施》中已經包含著公車改革涉及的控制總量的內容。
該措施規定:2011年度小客車總量額度指標為24萬輛,平均每月兩萬輛,指標額度中個人占88%,營運小客車占2%,單位占10%。本市機關、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不再新增公務用車指標。事實上北京治堵新政已經對公務用車的數量進行了史無前例的嚴格控制。
有分析指出,作為深受“公車傷害”的北京交通,已經到了必須調控公車數量的階段。記者在元旦期間曾乘坐出租車經過平時經常擁堵的西二環,卻出奇得順暢,出租車司機對記者感慨,“公車都放假了,北京也不堵了。”
如果說元旦不堵車還有市民外出旅游等原因的話,那2006年中非論壇北京峰會期間北京市前所未有的暢通給市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采取的措施是峰會期間封存北京市49萬輛公務用車,不僅緩解了擁堵,也并沒有影響到有關政府部門正常工作的開展,而且效果遠比目前的限號政策好得多。
分析人士指出,北京市作為首都,公務用車平均配置要遠高于其他城市,只有控制總量和降低使用標準相結合,才能為緩解北京擁堵和空氣污染真正起到明顯的效果。
唯一的遺憾是,盡管北京治堵新政規定十二五期間不再增加公車使用指標的做法令人欣慰,但對于北京市目前的公車數量卻仍然不肯向民眾公開。曾有消費者要求政府有關部門公布北京市政府公務用車的數量,卻被“不便透露”、“不方便回應”、“這個問題很敏感”等多種理由拒絕。
記者了解到,去年11月3日,央視曾披露北京公務用車已達70萬輛,占本市機動車總量的近15%,這一數據與北京市有關部門在去年4月份通報的“目前本市各級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總量4.9萬輛”的表述相去甚遠。
或影響企業產品規劃
記者了解到,公車改革顯然更是觸及到了汽車制造企業敏感的神經,對于已經入選政府采購目錄的汽車企業而言,公車標準的改革或將直接影響到相關企業產品策略的制定。多位汽車企業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表示,在公車改革政策未出臺之前,不方便對此作出評論,暫時也沒有調整產品規劃的計劃。
華晨寶馬營銷高級副總裁戴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寶馬從2008年開始進入政府采購目錄,每年這一部分市場的份額都在提高,寶馬的產品也得到了很多政府機構和國有企業的認可,目前華晨寶馬并沒有具體的在公務用車市場份額的目標,只會一步步的擴大,并針對國家關于公務用車規定進行相應的調整。
“目前公務用車市場對廣汽本田來說所占的比例不大,因此我們并沒有相應的調整計劃,我們也并沒有接到有關公車改革的通知?!睆V汽本田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上海通用、一汽奧迪、一汽大眾同樣以不了解情況為由,并沒有對記者的采訪要求進行正面的回應,均表示會密切關注公車改革政策的變化,并根據需要進行產品策略的調整。
“奧迪憑借‘官車’形象占據了國內高端車市場的頭把交椅,寶馬也由于入選政府采購目錄而增強了競爭力,幾家自主品牌車企同樣需要進軍官車市場來提高品牌影響力,因此汽車企業對于公車改革將會高度敏感,隨著政策變化進行產品規劃、營銷策略方面的調整只是個反應快慢的問題,誰都希望能夠借此搶占市場先機,”一位不愿具名的證券公司汽車分析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上一條:專訪奔馳CEO倪愷
下一條:2015年將出臺強制標準